• hth


  • captcha

    新闻

    

    关于可燃冰你不得不知的几件事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5月18日宣布,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6bbe80fe10f5f3cbc8c7d734a6d6efd1-sz_305510

    中国可燃冰试采成功

     

    大家口中的“可燃冰” ,学名实为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大多分布于陆地冻土区或距海面900到1200米的深海沉积物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a9e4f0f492b19900bf66ed46b1ac4f9a-sz_15342

    可燃冰的甲烷含量约为80%~99.9%,能量密度比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且燃烧后无污染残留 ,据估算 ,全球已探明的可燃冰总储量为10万亿吨碳当量,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以上,所以可燃冰被认为是未来接替石油 、天然气等传统化石性能源的新能源。目前,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 。

     

    17f59967ef76d6d804860bf7e7ed9108-sz_39362

     

    据了解,中国此次试采自5月10日起开展,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经试气点火 ,已连续产气8天,最高产量3.5万立方米/天 ,平均日产超1.6万立方米,累计产气超12万立方米,天然气产量稳定,甲烷含量最高达99.5%,实现了预定目标。

     

    海底开采困难重重

     

    据了解 ,由于绝大部分可燃冰埋藏在海底 ,因此开采难度十分巨大,可燃冰的开采一直是世界难题 。2013年 ,日本曾尝试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开采工作,虽然成功出气 ,但是6天后 ,由于泥沙堵住了钻井通道,试采被迫停止 。此外,加拿大等国都在加紧对这种未来能源进行开采尝试 ,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表示 ,此次中国试开采成功完成了两个目标,第一,是试开采的每日取气量要达到1万方以上,第二是连续产气一周。目前已超额完成了这个目标,所以我国是在世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开发上成功的第一个国家 。

     

    6b3e2a61e3b0147d8a8050f88aa2b3a6-sz_341439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总指挥叶建良表示,此次试采运用了地层流体抽取法,从单纯的考虑降压变成了关注流体的抽取,这样通过保证流体的抽取来实现稳定的降压,降压方案充分体现了它的优越性,也是保证此次试采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可燃冰使用前景广阔

     

    专家预计,可能在2020年前后突破可燃冰的开发技术,实现能够适应工业化开发规模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完善。大约再经过10年左右的提升,到2030年前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开发。

    4f29bb2a60025641ff1c98c936b09c0f-sz_28494

     

    可燃冰使用前景广阔,但也存在危险。据估算,全球海底可燃冰中的甲烷总量大约是地球大气中的甲烷总量的3000倍 。如果开采不慎,导致甲烷气体大量泄漏 ,将可能引发强烈的温室效应 。因此,目前如何安全经济的开采可燃冰 ,并且从中分离出甲烷气体,依然是各国研究和利用可燃冰的核心难题。

    f9ff3b666e44f8894ccba2d92ea92dfb-sz_2416957

    舒尔茨导热油 ,关注能源信息

    掌握市场动态

    wechat icon
    SCHULTZ®

    官方微信


  • XML地图